第119章父慈子孝!雄英,我的好大儿!(第1页)
朱怡薇愣愣地看着迅速变了张脸的朱标,呆呆地点了下头。“你看,薇儿都点头了!”朱标脸上登时浮现一抹笑容,态度和善地拍了下朱雄英的肩膀,“好大儿,爹不打扰你,你快接着写吧!”等朱雄英坐下后,朱标又殷勤地为他研墨,“雄英,这之后你想怎么写啊?”“你要是没思路的话,不如爹来帮你吧,爹当年也是个笔杆子啊!”“多谢爹,但是儿子已经有想法了。”朱雄英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朱标的提议。朱标也没说什么,转而走到朱雄英身后为他捏了捏肩膀,“好好好,你写吧,爹替你捏捏肩。”……才从城外回宫的朱元璋,还没来得及更衣,就见冯贵着急忙慌地小跑了过来。“皇上,出事了!太子殿下拿着根棍子气势汹汹地就去了太孙的寝殿!”闻言,朱元璋瞬间横眉倒竖。“什么?!他敢?!”想到刘伯温说过的父辈之劫,朱元璋急忙就要赶过去。“等会儿,咱也得拿个武器,看他敢不敢对大孙动手!”朱元璋眼睛一瞥,见到墙上挂着的龙泉剑,想着上次用的挺顺手,很好,就是你了!朱元璋取下龙泉剑就往朱雄英的寝殿而去。正想着一脚踹开紧闭的殿门,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道声音,语气很好。“雄英,为父觉得功过五帝这句是不是太夸大了一些,不如改成千古明君呢?”“……爹,您还不是君呢?”“哈哈,那算了,不如在这里加上一句最精通文墨的储君,你觉得呢?”“爹,您觉得您有李后主写的词好?还是写得出唐太宗那句‘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忠臣’?”“雄英,太宗也不是储君啊……”面对朱雄英无语的眼神,朱标干笑两声,换了个话题,“你写你写,为父不多嘴了。”不过没几秒,声音又响了起来,“我儿小小年纪这手字就写得相当不错,真是厉害!写了这么久累了吧?为父已经吩咐御膳房做道枸杞猪蹄汤,给你好好补补。”朱元璋在外面听得怀疑人生。这里面的人真是朱标?他在老子面前都没这么谄媚过!不过,透过门缝,见到里面父子和谐的场面,朱元璋原本提着的心放了下来。大孙没事就好。如此一来,朱元璋也不打算破坏里面的温馨场景,转身就走了,嘴里还哼着小曲。整整两个时辰后,这篇父子协力完成的大作终于完成了!上面全都是两个人字斟句酌写出来的对朱标暗戳戳的吹捧,既歌功颂德,又写的不算太直白,深得朱标的心。望着纸上写就的上千言文章,朱标简直是满意地不得了。报纸写的新闻已经完全成为了应天的风向所在。只要这篇文章刊印出去,整个应天府的百姓都能看见对他的这些夸赞与崇敬,那是多么庞大的一群人啊!到那时,不知有多少百姓会追捧起他这位古往今来最为贤名的大明储君呢!想想这些,朱标的嘴角就忍不住高高翘起。雄英真是他的好大儿啊!朱标脑子晕乎乎的,心想难怪那些昏君那般看重奸臣呢,好听话谁不愿意听啊?被人夸真的很爽!朱标美滋滋地离开了朱雄英的住处,至于跟他来的棍子,早就被抛在脑后了。朱雄英忙完一看时间,发现已经过了申时,已经过了他和蓝家庄约定好送新稿件的时间!这下糟了!看着手上的稿件,再看看自家便宜爹的背影,朱雄英心里对他暗道了一声抱歉。真是对不起了便宜爹,你想扬名还是等下次吧。这次的稿件改不了,样刊已经开始刊印了。不怎么走心的道歉之后,朱雄英将新稿件塞进了书架最里层。……《大明民报》发行之后,彻底点燃了应天百姓茶余饭后的八卦之火。只是一件事物的存在,有多少人喜爱,便有多少人嫉恨。嫉恨的人中,尤以那些有些学识的文人士子为最。这些人一般都是些屡试不第的举人或秀才。在各处村落中已然是最为博学多才的存在。在村中的地位,比村长还要更受人敬重。因为他们读过书,见识过,所以村民们有什么大事都会找他们来商讨。可《大明民报》的出现,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这些读书人。“与士大夫共天下”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。士这一阶层的存在,就是为了帮皇权更好地去统治这个国家,可当“士”手中的权柄过高,就会捏断天子与百姓间的联系。上瞒下骗,自己却在其中攫取利益,成为百姓头上真正的统治阶级。《大明民报》的出现,相当于皇室重新与底层百姓建立了联系,朝廷政令得以更顺利地推行,那么一些“士”的作用也就随之消散了。真正成为了帮助皇权管理国家的官员而已,而这本就应是他们的职责。但尝试过手握权柄的滋味,这些所谓的“士”怎么能接受这般从天到地的落差。大槐村,因村头一颗大槐树而得名,是靠近应天府城很近的一个村落。午膳过后,一群出来乘凉消食的村民们,正聚集在了大槐树下,听着上过一段时间私塾的村长儿子读着报纸上的新闻。一位身着长衫,长相斯文的年轻人见到后,不由得轻嗤出声。“哼,尽是粗鄙之言,竟也能登上这所谓报纸?”这番话惹得一众村民怒目而视,一个穿着短打的壮汉脸上的表情比那年轻人更鄙夷。“张二柱,你别以为考上秀才就高人一等了!”“你看不起这粗鄙之言,那我考考你,你可知道蓝家庄的母猪夜半嚎叫是因为什么吗?”闻言,张二柱,不对,张秀才不禁涨红了脸。母猪集体夜半嚎叫?这……据说蓝家庄内都是一些退伍的军汉……莫非是他们兽性大发了?啧啧啧,禽兽啊!“这谁能知道?!不过想来定是什么不雅之事,那报纸上刊登的便是这等事情吗?!”